关于孔子为善知度的故事故事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假如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女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有一次,子贡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子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假如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子路在一旁听了孔子的这番教导,深受启示。后来,当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时,别人要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尊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范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局部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赶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假如觉得民工们饮食缺乏,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那么,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人物介绍孔子(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提倡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着局部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