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支原体感染性疾病发病情况的分析基于当前支原体感染防治的迫切性而作病原体:支原体是一类可用培育基培育增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而称其为支原体,其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人,家畜和禽类多有携带,并引起相应疾病。主要致病性支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穿透支原体、解脲脲支原体。本文主要分析发病率高的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2024 年以前发病率占小儿肺炎的 20%,人群密集地可达 50%,婴幼儿最高,可达 25-69%(注:引用 1)。近年来发病率飚升,为基层发病率第一位,笔者近三个月统计(防治时间紧迫,只统计三个月 2024 年 1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 月 31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南社区服务站,及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丹溪乡岑峰村卫生所统计发病率占全部病人总数分别 72.4%、51.4%,幼儿园及人群密集地为主要感染场所,幼儿园入学后儿童发病率直线上升。症状:埋伏期长短不一,早期可有咽痛、发热约占此病人总数 20%-30%,早期或受凉后居多,体温为中、低热为主。典型症状为鼻塞、咽干、咽痒、类似于呛咳的刺激性干咳,此时传染性最强。发热者并发头痛、头晕、嗜睡及纳差。少数病人咽部异物感、牙龈肿痛,中耳痒痛等对等疾病症状。后期上述症状减轻,可有咳痰,由于经过宿主免疫,药物治疗,传染力也有所下降。体征:少数有牙龈红肿、外耳道流分泌物、最主要体征为咽部出现红、滤泡、充血约占此病总数 60%-80%、小儿则达 80%以上。极个别病人出现类似于大气管堵塞的三凹征(1 例)、类金属样的喉鸣音(3 例)、心脏抬举(1 例,其 B 超示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及其它并发症体征。所致疾病:鼻炎,牙龈炎,中耳炎,滤泡性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因肺炎支原体与人类心、肺、脑、肾等器官有相同抗原,引起 II 型超敏反应,如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肌炎、肾炎、脑膜炎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等;III 型超敏反应,如心肌炎、肾炎;可激活 CD4+T 细胞,在清除肺炎支原体的同时,引起自身的损伤(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注:引用 2)免疫性:抗膜蛋白抗体包括 IgM、IgG、IgA,在抗支原体感染中发挥主要作用,特别是 IgA,在局部黏膜阻止支原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注:引用 3)。但笔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病人治愈后近期可反复感染,没有像麻疹、腮腺炎那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