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确保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质量,就应实施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专业 模块化 教学改革中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增加实践课程比例,着重培育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该专业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进展,为社会输出优秀技能人才。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现状二、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一)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在開展机械设计制造相关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实行针对性设计,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首先,要制定学生能力培育计划,通过教学依照步骤以及层次逐步确保计划的实现,并且要明确培育学生的方向以及培育的具体教学内容。其次,要结合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需求来设计专业教学模块。在实际中需做到几点:打破过往束缚;重新对课程顺序进行安排;确保更为紧密的教学模块连接。再次,要整合课程的教学体系,避开重复内容存在,且需改革项目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培育,特别是给学生搭建实践机会平台,逐步地提升其实践能力。(二)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从根原来讲,中职教育的改革最重要的还是教学方法改革,所以要结合工科教学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纳情景模拟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增设实训内容,强化实践与理论密切连接。在对项目驱动方法进行采纳时,应给学生安排相应的任务,然后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要求其完成部分任务,而后再进行小组沟通,探讨成果,这样能够逐步地使学生实践能力获得提升。如若学生不能按时将项目完成,那老师需发挥引导作用,适当地进行指导,并重视融合学习内容。而在对现场教学方法进行采纳时,老师需对多模块的教学实践进行构建,确保学生能够了解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够确保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比方说,在教学零件原理相关内容时,首先应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而后让学生了解实物,并让其完成相应的机械实践内容。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其思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还有,老师在讲解机械齿轮工作原理时,除了要讲解基础的相关知识,还应让学生在现场实践以及观察,了解齿轮所具有的相应特征,并讲述同齿轮相关的零件知识,确保学生在脑海中能够形成更为全面的知识网络。(三)强化校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