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老师心得体会 5 篇关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老师心得体会 5 篇 篇一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它是老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 老师的道德素养比老师的文化素养更为重要, 老师的道德是老师的灵魂, 师德是老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师者, 所以传道、 授业、解惑也。 ” 老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老师进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老师” 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矢志不渝铸师魂。 自任教以来 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 始终坚持“德育首位” 的原则, 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实事求是, 公正严明, 在学生中威信很高。 我坚持以德治教, 以德育德。 坚持从育人环境抓起, 从学生行为法律规范抓起, 从每一名学生抓起, 给学生营造了 和谐的环境, 唤起了 学生的自信, 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战胜自我, 学会做人, 努力成人, 振作精神, 奋发进取。 2. 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老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老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我们这的杜顺老师,他不幸患上了 脊髓空洞症, 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 但他不悲观、 不忧伤, 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依旧坚韧地坚守在讲台上。 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 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 都感动得落泪。 他深情地说: “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 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间, 把知识献给人民。 ”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 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 还需要以德立身、 以身立教。 作为一名老师就, 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甘为人梯, 像“春蚕” 吐尽青丝, 像“蜡烛” 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 献给学生。 3. 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提升老师魅力。 首先, 老师要提升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 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养的最直接因素。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 “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 刻板甚至吹毛求疵, 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 假如老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 就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其次, 老师要增强理论深度, 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等教育理论,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 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