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张总,80 后,是深圳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2024 年创业。出于公司实力的考 虑,公司注册资本 3000 万元,因为缺乏资金,公司注册资本全部采纳认缴方式。 企业在 2024 年步入快车道,流水达到 20 亿以上,在企业进展过程中,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张总也一直在主动寻找投资人,2024 年经朋友牵线搭桥,觅得一实力雄厚的投资人,双方经过多轮的谈判,最终达成以下协议: 1 、投资人投资 5100 万元,占股 51% ,朋友李四(化名) 牵线搭桥,李四出资 1900 万,占比 19% ,张总及其原创业团队占比 30% ; 2、张总及其创业团队在公司分红之后,用分红款将原认缴义务补齐。 张总在方案初步谈成之后,又快乐又有点担心,快乐在于终于解决企业的进展资金问题,企业的进展步入快车道,担心在于因为股权占比过小,担心控制权丧失,张总想咨询如何解决企业控制权的问题。 碰到这个问题,你又是如何思考的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 这个问题,非常多的企业的家区分不清楚,包括张总,当我们问企业估值多少钱时,他说估一个亿,我说是投前估值一个亿还是投后估值一个亿,他说不懂。 公司估值在风险投资中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决定了投资人的投资可获得的股权比例。估值分为前估值和投后估值;投前估值指的就是投资人进入前,企业或者投资机构给予企业的投资价值评估;而投后估值=投资前估值+投资额,而投资人获得的股权比例=投资额/投资后估值 假如企业投前估值一个亿,投资方投资 5100 万,则投资方占比 5100/15100=34% ; 假如企业投后估值一个亿,投资方投资 5100 万,则投资方占比 51% 投前估值和投后估值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根据张总和投资方的沟通,双方对项目的估值是 1 个亿,根据张总的理解,该项目估值是 1 个亿的,但现在的结果是项目估值 3000 万,和张总的心理差距还是挺大的,因为他一直认为他的企业估值是一个亿的。 根据双方商谈的结果,在双方的合作过程中,张总需要用分红款来回填张总应当认缴 的出资款义务 3000 万,这实际上等于公司是给予张总及其团队一份期股,也就意味着张 总原团队的 3000 万估值是不存在。张总听到这样的结果,张总很惊诧。我们告诉张总假 如 3000 万的估值是存在的,则公司 30% 的分红款应当归属张总及其团队支配,不用再回填公司的认缴出资。 认缴出资和实缴出资 小贴士: 股东对公司投资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