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策略的选择中学时期是人生中求知的旺盛时期。有人作过统计,每年学习 40周,每周学习 50 小时,总计为 1.2 万小时,它等于一个人参加工作后的全部时间(3.6 万小时)的 1/33,等于一个人毕生时间(6.8 万小时)的1/36。在这弥足宝贵的阅读时间里,怎样才能取得好的阅读效果,阅读策略的选择十分重要。1.策略之一:定向阅读人生有涯知无涯,假如把宝贵的人生阅读时用于漫无目标的阅读,无疑也会收效甚微。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中就有个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他嗜书如命,什么书都读。结果,由于他毫无选择、毫无目标地阅读,最终还是一事无成。中学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是重要的基础,常常对一生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学者都是在中学时期就确立了终生从事的目标。陈景润在中学时就决心献身数学,周仁在中学时就立志于讨论中国的古陶瓷。因此,对于中学生朋友而言,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之上,选择一二个中心兴趣进行大量的、较为深化的阅读,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读书效果。中学生的课余阅读潜力是很大的。有人对中学生的课内阅读量和课余阅读量作过对比统计:初中一年级学生在一学期内所读的各类教科书约共70 万字,高中一年级学生在一学期内所读的各类教科书共计 130 万字;而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在课余进行感兴趣的课外阅读,阅读量分别可达 700万字和 1000 万字,课内和课外的平均比值为 1:9。如此浩大的阅读量,假如我们能确立自己的中心兴趣,按自己的兴趣、目标、能力进行定向阅读,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2.策略之二:选择阅读数学家王梓坤说过,读书要选择。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 20 分钟、有的可看 5 年,有的可保存一辈子,有的将永远不朽。即使是不朽的超级名著,由于我们的精力与时间有限,也必须加以选择。选择阅读策略有两层含义:第一层选择含义是,读第一流的书。在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章中,只要经过仔细的筛选和比较,你就不难发现,属于某一学科的第一流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只要熟读这些著作,你就可以领略学科的全貌,了解学科的前沿和进展。3.策略之三:时间巧安排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除进行课堂学习、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和完成作业外,要抽出时间读自己有兴趣的课外读物,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还必须巧妙地安排阅读时间。零星时间阅读法。要善于利用课余之后点滴零星时间阅读,积少成多。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过:我用的是零头布,做衣服有整料固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