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版权贸易关注俄罗斯第 13 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即将召开,国内众多出版社及文化公司跃跃欲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俄罗斯的大批科技及文化著作涌入中国,给当时相对封闭的中国社会带来了知识的生机和希望,也使中国读者形成了一种对俄罗斯图书的特别情感。由于种种原因,如今俄罗斯的图书已成为我国出版界版权引进或输出关注的小众领域。继法国之后,俄罗斯将成为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该国各类出版社将与中国出版界再度牵手,零距离接触。在博览会上,会有比往届更多的国外出版社与俄罗斯出版社同场亮相,国内出版社对版权引进与输出的前景大多持乐观的态度。科技类图书应该多“走出去”——访人民邮电出版社版权经理杨长青人民邮电出版社在计算机图书、经管图书的引进出版方面优势显著。据该社版权经历杨长青介绍,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图书版权贸易以引进为主,每年约有 200 多个品种,以计算机和理工科图书为主,输出产品以本土原创的经管类和励志类作品为多,输出地集中于港台。由于该社图书出版以计算机、理工图书为主,而计算机类图书英美国家出版得比较多,技术发达,资源比中国更有优势,因此中国的计算机类图书很不容易打进欧美市场。“科技类图书进入欧美市场非常困难”,杨长青说,“相对而言,民族文化方面的图书走出去的机会更多,比较容易一些。我们科技类出版社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更为重视科技图书的版权输出工作。”据了解,国务院新闻办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推出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也确实存在社科类图书居多,而科技类图书偏少的情况。相关人士表示,“对外推广计划”所推举的图书多为反映中国民族文化、当代中国社会进展的作品和对外汉语教材,原因在于这类图书在国外更受欢迎。此外,推举图书也多有代表和反映中国科技进展成果的著作。中外科技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大众类科技出版物或教材的输出较少也就不足为怪了。(李漓)为“走出去”战略作新的探究——访中国电力出版社社长助理兼市场部主任刘克兴中国电力出版社是一家有着 50 年光荣历史的中央级专业科技出版社,也是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规划教材的出版基地之一。多年来,中国电力出版社整合各类,积极拓展渠道,已累计出版各类出版物近两万余种。该社十分重视版权交易工作,提倡国际化理念,重视国际沟通与合作,已与Pearson,McGraw-Hill、Blackwell、Princeton、O’Reilly、Addison-Wesley、Prentice-hall 等多家国际权威出版机构建立了合作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