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_第1页
1/2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_第2页
2/2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清朝名臣曾国藩曾说:“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就是说,凡事都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不要动辄发脾气,否那么不仅伤身,也伤感情,对养生十分不利。这是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养生实践经验的。恼怒,佛教上叫作起嗔心。佛教里把“贪、痴、嗔”视为“三毒”,而嗔是危害最大的。佛陀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又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可见,无法控制嗔怒,就很可能招来弥天大祸。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很多时候是十分重要的。古人在谈养生时,把戒大怒作为“三戒”〔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之首。《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的告诫,说明大怒是身心和养生的大敌。《淮南子·本经训》中也说:“人之性有侵犯那么怒,怒那么血充,血充那么气激,气激那么发怒,发怒那么有所释憾矣。”这个遗憾,那么是损性亏本的遗憾。孙思邈在《摄生咏》中说:“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虚心易役,气弱病相因。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可谓是谆谆教诲,语重心长。明此,我们说欲要养生益寿,戒怒是关键。嗔怒,养生之大忌。心理学认为,怒是一种富于冲动性的情绪,是愿望不遂而积累起来的紧张爆发。受人欺侮或欺骗、善意被误解、缺点劣迹被揭发、秘密被泄露、权利被侵夺等等最易被激怒。人发怒时,血压升高,心理紧张。形于外,犹如决堤洪水,大有摧枯拉朽之势;蓄于内,自损身心,轻者影响健康,神经罹疾,重者殒身。因气殒身的典型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这位“文武筹略,雄姿英发”的一代天骄,只因气短,好生气发怒,被诸葛亮连气三遭,吐血殒命。人生气时,生理上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功能失调,肝气横逆上升,气血上涌,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引起心血管破裂而猝死,人盛氣之下罹病与殒命的机理就在于此。欲养生就要警惕和除去恼怒,好似道理上很明白,但很多时候,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工作或生活上有压力、心情烦躁、伤及“面子”等时候,情绪总是容易失控,而事后又常感到后悔。人能在恼怒时,旋即戒除,化为平静,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气质修养是绝对办不到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严,其待人也宽,温、良、恭、俭、让,被视为人际交往的共同准那么,不会因一桩小事就动肝火。欲要养恰自己的身心,必先品行上有德,学识上有诣,宽厚待人,谦逊处世,才会在遇到恼怒之事时。克制住自己的情绪,除掉伤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