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色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究摘要:在现代教育中想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要制造与其相对应的人文环境,也就是要立足于人文校园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的精神面貌及文化素养是人文校园的重要元素之一,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文章以建设校园文化为目标,探讨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强学校文化管理,使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关键词:教育事业以人为本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提升教育环境的重要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关键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为老师和学生制造一种文化氛围,从而能够在这个环境中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的人格,提高全体师生素养。一、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进展,我国教育事业也紧随其后。放眼农村小学,虽然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与城市媲美,校园的划分与分配也整齐合理,各处都能见到花草绿树,校园环境美不胜收。但是,大多数农村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有不足之处,学校与老师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忽略了校园文化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潜在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校领导对文化建设的不重视,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止步不前;(2)老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没有达到现阶段校园文化的要求,整个老师团队都存在上进心薄弱、无奉献精神、工作态度日渐变差等问题;(3)学生缺少正确指导,导致对校园文化提不起兴趣,不愿参加;(4)校园整体规划与文化氛围格格不入,布置陈旧,缺乏文化气息。这些问题都在一点点侵蚀着老师和学生的内心。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大家共同参加,学校要加强管理,让文化建设深化人心。二、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当前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很多极具吸引力但属于消极的文化活动。青少年正处于对一切充满好奇的阶段,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难免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进展。虽然各个部门都在实行行动,但是整个大环境下,部分负面影响是不能轻易被消除的,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宁静之地,不仅仅是为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学校必须肩负起文化建设的责任,绝不能容忍任何阻碍学生进展和社会进步的不良因素。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立足于教育理念,优化校园环境,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来抵制外界的负面影响,向社会大环境传播正能量。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小学生在生理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