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学道德与学术法律规范基本知识测试北京大学科学道德与学术法律规范基本知识测试 篇一 1.是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以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沉淀的精神文化为讨论对象的领域。 A 人文学科 B 社会科学 C 自然科学 D 心理学 正确答案为 A 2.学术讨论指在精神和 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求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 A 实证 理性 B 实证 经验 C 科学 理性 D 科学 经验 正确答案为 A 3.以下关于“不良学风”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不良学风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 B 不良学风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 C 不良学风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D 不良学风不会在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 正确答案为 D 4.查新的结论与所提供的检索词或检索式有很大关系,如加上一个地区或物种的限定,很可能使一项并不新颖的讨论,被鉴定为创新性成果,应当怎么解决。 A 扩大查新范围和时间,并进行同行评议,研讨结果。 B 继续原有的方式。 C 更改查新关键词或检索式。 D 放弃查新。 正确答案为 A 5.以下哪种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在讨论计划和实施过程中非有意的错误。 C 将本质上相同的讨论成果改头换面发表。 B 因讨论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 D 与科研活动无关的错误等行为。 正确答案为 C 6.诚实守信是保障学术成果可靠性的前提,从事学术讨论的人不应有任何不诚实的行为。下列哪个行为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 A 讨论过程中保持公正性和独立性。 C 评论他人科研成果时不掺杂非学术因素。 B 评议评价他人学术成果时态度严谨。 D 发现个人讨论成果中的错误但并未公开承认。 正确答案为 D 7.项目申请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资助申请书中伪造推举人或合作者的签名,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职称、简历、获奖证明以及讨论基础等方面的虚假信息。 B 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项目(或课题)申报或者接受委托时,必须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讨论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C 在科研立项的有关材料中,应当对该项目国内外的讨论现状、讨论人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项目的创新性、完成项目(课题)的学术价值、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预期经济效益或者项目目标、所需科研经费及有关技术指标等作出客观、真实的反映。 D 不得故意隐瞒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