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为有源头活水来内容提要: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时空观念是学科素养的核心思维;源自西方的比较史学学派和法国年鉴史学学派。徐蓝教授解读了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中“时空观念”学科素养的 4 个水平。我又讨论了高考试题,找到了“时空观念”培育的教学方向。关键词:学科素养、时空观念。正文:今年是我国高考改革全面深化的一年。叶小兵教授、徐蓝教授对历史学科素养有了明确解释,包括:唯物史观〔核心理论〕、时空观念〔核心思维〕、史料实证〔核心方法〕、历史解释〔核心能力〕、家国情怀〔核心价值观〕。专家们高屋建瓴,为一线教学指明了方向。掩卷遐思,如何落实学科素养呢?我大胆的从时空观念〔核心思維〕入手,开始了自己的探究之路。一、知其然。时空观念的提出是 20 世纪 40 年代,西方比较史学学派和法国年鉴史学学派,代表人物:马克.布洛赫、布罗代尔。历史讨论必须遵循历史开展的纵向和横向规律。纵向规律就是所谓的“时间概念”,即以时间为依据探究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开展的根本规律,遵循历史开展的“时序性”特征,对处在不同开展时段的历史现象做垂直性的比较。横向规律就是所谓的“空间概念”,即以地域为根底把处在同一时段的历史现象做水平比较,寻找每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共通性”和“特别性”。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古今贯穿、纵横比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二、知其所以然。在 2024 年徐蓝教授解读了“时空观念”学科素养的 4 个水平:1、.能够辨识历史表达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述方式;能理解它们的意义;在表达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空间表达方式。2、.能够将某项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此根底上做出合理的解释。三、临渊羡鱼。探究 2024 年北京的高考试题,处处都能看到时空观念考查的踪影。1.〔北京卷 12〕.2024 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开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 800 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讨论① 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开展状况③ 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开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