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代画像石线条特点摘要:画像石是汉代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宝,线条在画像石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线条可以很好地表达画像石的内容,使刻画的形象更加饱满、灵动。画像石中表达的情感传递给我们,具有艺术审美价值。关键词:南阳汉代画像石;线条;特点南阳画像石中线条的运用是很重要的,简单的线条就能表达画面的内容。画像石在汉代以及现代社会都具有很大价值。一、汉代画像石的概述(一)南阳汉代画像石的含义画像石“指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的建筑石材”[1]。画像石产生于汉代,融合了雕刻艺术与绘画艺术。(二)南阳汉画像石兴起的主要因素地理方面:南阳地处豫西南、白河、汉水由此流过。扇形盆地石材和矿产资源较丰富,铁矿资源为冶铁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南北交通便利。政治方面,东汉南阳名人辈出,朝廷中很多贵族都是南阳人。经济方面:西汉时期南阳农业、手工业进展繁荣。方面:汉代社会人们受重视厚葬,修建大量墓室石阙等。二、造成南阳汉代画像石材料的因素(一)石材张道一的《画像石鉴赏》一书中指出:“石头的肌理会影响到艺术的视觉效果。画像石分为青石、剁纹石和砂石”。[2]南阳地区周围有很多的石灰岩、砂岩山脉,石材较为丰富,南阳画像石多质地坚硬而脆的石灰石刻成,由于工匠打磨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不适合精雕细琢,形象大多生动朴拙。(二)冶铁业的进展汉代画像石与冶铁业的进展有很大关系。河南省有很多汉代冶铁遗址,南阳郡是重要的冶铁中心,冶铁产量大。西汉冶铁作坊很多,设备和技术都有所提高。于 1954 年发现的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出土大量铁器,出土的西汉遗迹有耐火砖、熔炉基、以及鼓风管等冶铁工具,出现了“百炼钢”,是冶铁史上的重大变革[3]为画像石的进展提供了极大地帮助。(三)雕刻工具早期南阳画像石雕刻比较粗糙,线条较粗不够流畅,雕刻痕迹较深,没有过多精细刻画。东汉时期冶铁业的快速进展,雕刻工具经过改进后更加锐利便于雕刻,画像石线条变化多样,更加流畅,雕刻痕迹变浅。三、南阳画像石线条的形式美及与其它地区画像石线条的比较(一)线条的形式美(二)南阳画像石与其它地区画像石线条的比较中国的汉画像石遍及很多地方,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的画像石较为发达。以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为例,石材多用青石,青石石质很细腻,密度高,精雕细刻,形象、线条刻画比较精致。而南阳地区画像石中浅浮雕通常较为常见,有的在石面上还有横着或竖着的底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