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课堂寓教于乐卡通文化在不断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成为了当今儿童的审美观念和趣味性的集中反映。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夸张、变形、移位嫁接等)创作风格不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作品。许多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的确能打开思路,创作出新颖、别致、有新意的卡通形象,编织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在我的教学实验中分以下几个步骤实施:一、向中国传统连环画学习。卡通画、漫画和写实性艺术有很大不同,需要应用一定的夸张手法,大胆地想象去完成。我国老一代漫画家张乐平、方成、华君武等未必学过什么素描,据了解日本的很多卡通画家也画不来素描,齐白石一生也都未画过什么素描,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成为人们喜爱的漫画家、卡通画家和国画家。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还要向优秀的传统艺术索取营养,特别是向中国传统的连环画艺术学习、借鉴,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品位的必要保证,同时为学生创作卡通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老师,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让学生去潜心讨论传统连环画的精髓,去读懂传统连环画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才能得到对中国艺术的认识,才能有民族的、高层次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审美体验,才能制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卡通。二、组织学生探究性讨论卡通。讨论性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实践之后,我的体会是开始阻力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进度就会加速,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会燃烧,他们在课余会投入到卡通的讨论中,这样对卡通的认识会更全面、更理智。同时,作业的质量也会不断上升,群体的互助、协作意识一旦增强,他们的智慧的火花是会以几何速度迸发并闪光。1、运用讨论性学习的方法来教会学生全面地分析、欣赏卡通作品。卡通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形象生动,富有情趣,贴近生活。经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引、讲、演、评”四步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阐述如下:引——观看动画并尝试学习卡通画创作。认识和理解卡通画特点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目标,运用媒体进行教学,选择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进行片断播放,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葫芦兄弟》等。在播放中有意识地定格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共同分析卡通画夸张、生动、有情趣等特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动作对心理表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卡通绘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鼓舞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对未播放的画面进行构思设想,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