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校园欺凌手抄报资料反校园欺凌手抄报资料 什么是校园欺凌? 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 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 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 欺凌过程, 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 影响健康, 甚至影响人格进展。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 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 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 同学或校外人员, 蓄意滥用语言、 躯体力量、 网络、 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 心理、 名誉、 权利、 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 校园欺凌主要表现: 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 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 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 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 有时集体欺负一人。 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 而且受害者怕事, 默默承受而不敢抵抗和告发欺凌者。 因此, 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校园欺凌类型 典型欺凌者: 1、 霸道和冲动, 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2、 比较自我中心, 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3、 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1、 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 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 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 免受欺凌。 2、 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 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被欺凌者: 1、 性格内向、 害羞、 怕事。 2、 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 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3、 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4、 有身体障碍者、 有智力障碍者。 5、 沉默、 表达能力不佳者。 6、 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 影响健康, 甚至影响人格进展。 1、 身心影响: 恐惧、 消沉抑郁、 创伤后遗症、 忧虑、 胃痛、 吸毒、 酗酒、 自残、 自杀, 自己也成为欺凌者, 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2、 其他影响: 常常缺席、 对老师不尊敬、 诉讼。 校园欺凌欺负行为 1、 叫受害者侮辱性外号; 指责受害者无用、 侮辱其人格等。 2、 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 拳打脚踢、 掌掴拍打、 推撞绊倒、 拉扯头发; 使用管制刀具、 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 干涉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