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并校时期宁夏南部山区中小学德育实效性讨论①[摘要]宁夏南部山区后并校时期的德育已不能适应现有情况,需要改变原有德育模式,为此,结合学校内外环境和学生自身特点,通过优化学校内外环境,从而更好地强化宁夏南部山区后并校时期德育的实效性。[关键词]后并校时期;宁夏南部山区;德育;实效性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在全国普遍实施,主要表现为农村乡镇中小学的撤点并校,这一教育布局调整在宁夏南部山区也尤为显著,给宁夏南部山区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之伴随的宁夏南部山区中小学的德育问题也凸显出来。并校后的中小学德育存在着诸多困境,如何做好后并校时期宁夏南部山区中小学德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全面讨论后并校时期宁夏南部山区德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宁夏南部山区中小学生的德育进展。一、“德育”与“实效性”概念界定德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展的一个古老话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古代和现当代两个重要阶段。由于不同时期的政治诉求和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人们对德育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中将德育定义为“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一定义侧重于德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更多的是从外化的角度来定义德育的。另一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把特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法律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与前一种不同的是,该观点侧重从内化的角度去定义德育。结合不同的定义,我个人认为,德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某种方式,把一定的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法律规范被个体成员所认同,改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动。德育实效性是指德育的实际效果,即“所谓德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简言之,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德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德育的实效性是德育的重要衡量尺度。二、后并校时期宁夏南部山区中小学德育现状宁夏南部山区从 2024 年开始实施并校,改变了原来每个村委会有一所小学、每几个乡镇有一所高中的局面,人数较少的乡镇的初级中学合并到邻近的乡镇中学。一方面,并校后的宁夏南部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