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吧流失海外的文物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信誉下降风险。巨资回购“竞拍文物会给予非法流失文物合法性”数据显示,目前国际海外文物的回流,有 90%是靠回购,即个人或者机构参加国际市场上的商业拍卖,将文物买回来。我国也成立过流失文物的回购基金会。1957 年我国花巨款回购了著名画家韩湟的《五牛图》。2024 年国家启动了宝贵文物征集专项资金,并花了 2999 万元买回了国宝级文物:宋代米芾的《研山铭》手卷,此后又先后花费 2 亿多元买回了包括战国虎形佩等在内的多件文物。机构和企业、个人也回购过不少文物:上海图书馆1998 年花 450 万元从佳士得拍卖行买回了《翁氏藏书》;保利集团 2000 年斥巨资买回了圆明园牛首、虎首和猴首三件铜像。但这种方式也引发了争议,并抬高了回购价格。仅以青铜兽首为例,上世纪 80 年代一只兽首最高成交价也只有 25 万美元,保利集团 2000 年回购的牛首、猴首,两个花去了 1593 万港元;随后一只虎首耗资 1544 万港元,此后青铜马首的价格飙升至 6910 万港元。专家认为,应该禁止或者至少不鼓舞国有机构参加非法流失文物的拍卖,对国有企业回购的行为也不应该提倡。假如国有文博机构参加非法流失文物的商业拍卖,会给外界留下中国对这些非法流失文物合法性认可的证据,在法律上对今后的追索不利。回赠、谈判互惠安排换回被盗菩萨立像2024 年,皮诺家族向中国捐赠了价值连城的青铜鼠首和兔首,热极一时。但通过这种方式回家的文物,毕竟是少数。除了上述四种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式:直接谈判,即我国的文物机构和对方的博物馆等机构谈判。山东博兴县 1994 年被盗的精致北朝菩萨立像,就是这么回归的。2000 年,国家文物局了解到这尊被盗菩萨像出现在日本美秀博物馆的展览中。“日本当时没有加入这方面的国际公约,而且美秀博物馆提供的证据也表明,当初是善意购得,所以从法律上追回来很难。”据了解,当时国家文物局通过各种渠道和美秀博物馆展开了谈判,而后者也非常希望今后能和中国有更多的文化沟通。经过一年左右谈判,美秀博物馆同意把文物无偿地返还给中国。2024 年 1 月,这尊菩萨立像在完成日本 7 年借展后,终于从日本回归祖国,并入藏山东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