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亭与书相遇朋友说在安亭老街上开了一家旧书店,相邀前往。于是便趁着一个风和日丽的小长假,横穿大半个市区,到上海西北角的安亭访书。安亭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江一曲汉时亭”,汉因袭秦制,十里便有一亭,以安名为亭,以亭乃为镇,历史悠远。安亭兴建于三国时期,吴赤乌二年(公元 239 年)在安亭北面兴建了菩提寺,附近居民前去烧香拜佛者众多,渐成村落。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安亭镇已成为当时有名的丰邑大镇,此后历朝都有建制。建国后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成为了上海的新兴工业卫星城。本世纪初随着安亭大力进展汽车产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成为了一个既有悠久历史、又有新兴产业的现代新城镇。走在安亭的道路上,也可分明感受到其新兴城镇的魅力,路上行驶的名车不少,新建高楼也是鳞次栉比,和以往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最感兴趣是安亭老街,见到了久负盛名的菩提寺和永安塔,其古镇的布局和上海的七宝、朱家角、枫泾等无异,小桥流水,古廊庭格,一片好风景。但可能经过整修和重新布局,多了不少新建筑,而少了古镇的韵味,这可能是安亭不如七宝、朱家角、枫泾等古镇的原因。虽是小长假,但游人并不多,显得有些冷清。朋友的旧书店就在安亭老街上,依着小桥流水,离菩提寺和永安塔也不远。旧书店分为上下两层,不少玻璃柜内放着旧书和画册。朋友姓吴,原本有不错的工作,过于痴迷旧书而辞职开了书店。旧书店以老连环画和美术类书为主,有一些 50 年代的精致画册,但索价甚昂,如《1950 年美术选集》开价 2500 元;《人民画报》创刊号开价 4000 元。二楼有一些线装本和民国旧书,线装本多为新版的,但见到了花城版的《点石斋画报》一套五函,品相甚好,小吴说十几年前从旧书店买来时才几百块,现在恐怕要上万了。又说他最近化近万元收得一本 1959 年《上海》画册,大开精装有外函套,问我贵不贵?我笑而不语,或许喜爱就是最好的。在旧书店的二楼,慢慢地挑一些旧书刊,见到有一些正中书局和国立编译所的老课本,世界书局的《社会老课本》等,因近来在写相关书稿,所以特别关注,但开价太高,一本也没有拿。精挑细选中,拿下了两本1928 的《妇女杂志》,尽管品相不大好,但其中有精致图片和我感兴趣的内容,如第 16 卷第 1 期为“妇女生活状态专号”有不少丰富的史料,其中有一幅“阴丹士林布”的广告,有张彩色的粘贴画,尤为精彩。另外又挑了民国影刊《水银灯》两本,中有李君维的“剔银灯”,为早期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