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中学写作 读书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从中学习知识,有人从中认识人生,有人从中学习写作。本文仅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说说如何读书。从写作角度来看,读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思路,学技巧,学语言。 萧伯纳说: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哲学家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幸福是有限的,因为上帝的赐予原来就有限。痛苦是有限的,因为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是有限的。 再说学技巧。事实上,纯粹的技巧是没有的,技巧往往附丽于思想。这里说在读书中学习技巧,实际是在思想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技巧毕竟对思想的表达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说学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思想要靠语言来表达,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思想,也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对表达思想、对一篇文章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的学习原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生活中学习,一是从书本上学习。其实这两个问题归结起来是一个问题,好的文章,令我们感动的文章,它们的语言往往又是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比生活中粗糙的语言更精细。好的文章往往是语言的典范。可以偏激一些说:真正会读书的人往往是在读语言,因为真正深刻的思想并不太多,而所谓的深“”——刻,就是人们常说的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的三说之妙也就是语言。而好的文章所以能让人感到,能让人回味无穷,实际是因为语言。例如我们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许“多妙句,令人感到甘之如饴,就是因为语言起了作用。又如: 职业,原指有官职的人所掌管的业务,引申为一切正当合法谋生糊口的行当。一百二十行,乃至三百六十行,都可视为职业。纡青拖此,服冕乘轩,固然是乐不可量的职业,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之辈,也”各有其职业。都是啖饭,惟其饭之精粗美恶不同耳。 这是梁实秋先生《职业》一文的开头部分。其文变文章不知要增色多少。我们只要仔细体会,便会觉得这段话从内容上并没有多少新奇之处,而由于语言很美,所以使文章便有了一种特别的艺术力量。 假如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能处处留心好文章的语言,你的语言便会得到丰富,有了丰富的语言库存,要写出好的文章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