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的典故公元前 632 年,晋国为救援宋国之围,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击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4 月,晋、楚两军为争夺中原地区霸权,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居于优势,晋军处于劣势。晋国联合齐、秦国,南下救援宋都商丘。楚军元帅成得臣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最先崛起的是东方的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不已,霸业遂告中衰。这时,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乘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并在泓水之战中挫败宋襄公图霸的企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开展到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控制了郑、蔡、卫、宋、鲁等众多中小国家。正当楚国势力急剧向北开展的时候,在今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南一带的晋国也兴盛了起来。公元 636 年,长期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历尽艰辛,终于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他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任贤使能,开展经济,崇俭省用,整军经武;对外高举尊王旗帜,争取与国,从而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晋国的壮大崛起,引起了楚国的严重不安。两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日趋锐利。而围绕对宋国的控制权,终于导致了这一冲突的全面激化。公元前 634 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这时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想借此来扼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而晋国也不甘心长期局促于黄河以北一带,于是便利用这一时机,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公元前 633 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多国联军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成公于危险中派大司马公孙固到晋国求救。晋国大夫先轸认为这正是报施救患,取威定霸的良机,力主晋文公出兵。但是,当时晋、宋之间隔着曹、卫两国,劳师远征,有侧背遇敌的危险;况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也无必胜把握。正当晋文公为此踌躇犹豫之际,狐偃进而向晋文公提出建议:先攻打曹、卫两国,调动楚军北上,以解救宋国,这样就坚决了晋文公出兵的决心。战略方针确定后,晋国君臣随即进行了战前准备,将原来的两个军扩编为上中下三个军,并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各军的将领。准备就绪后,晋文公遂于公元前 632 年 1 月统率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占领了整个卫地。接着,晋军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三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