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摘要:基于儿童视角设计和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以生为本教学思想的具体实践,对于丰富小学生学习体验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结合小学教学实践,探讨了基于儿童视角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关键词:儿童;品德与社会;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同时也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广阔老师的共识,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面对少年儿童的基础课程,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儿童视角出发,关注儿童视角下的生活原状,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来构建品德与社会课程。一、基于儿童视角选取教学素材二、基于儿童视角定位教学设计三、基于儿童视角开展探究学习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抹杀了儿童的天性,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来建构知识与能力,实现小学生的全面进展。老师应从儿童视角出发,制造适合儿童探究学习的足够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观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中进展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课题《中国制造》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调查家里的家电产品,仔细记录哪些是中国制造的,产地是哪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产品的产地在地图上进行标注,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什么是中国制造,在我国有哪些较为密集的工业生产基地呢?通过进一步探究课本内容,让学生尝试找出教材中指出的工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現我国在工业、方面的巨大进展和进步。四、基于儿童视角拓展课程资源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只有从儿童视角出发,运用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素材,设计贴合儿童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不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全面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