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进展视角的环境会计讨论摘要:环境会计是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并以实物单位、货币单位计量或反映、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成本价值,平衡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的新兴会计学科。本文通过分析其进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提出我国如何科学进展环境会计。关键词:科学进展 环境会计 可持续进展一、引言国际上对环境会计的讨论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讨论”(Beam.F.A.1971)和“污染的会计问题”(Marlin.J.T.1973)为代表,开始了环境会计的讨论;1989 年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将环境会计作为工作组年会的讨论议题之一;1995 年日内瓦召开的第十三届会议上更是把环境会计作为中心议题。至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强环境会计建设,以保证^类与自然协调进展,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和会计职业组织也实行了多种措施以推动其讨论与实践。内容包括环境污染成本、自然资源损耗成本、企业资源利用率和产生的环境代价评估。中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1994 年将可持续进展确定为经济社会进展的战略。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近年来,我国会计界的焦点集中于会计核算制度的实践与改革,没能反映和监督资源损耗的环境成本,为此,在我国实行环境会计势在必行。二、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二)西方环境会计理论借鉴 20 世纪 90 年代起,在西方会计理论界,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诸多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世界银行在 1998 年至 1999 年度世界进展报告中,建议 21 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的确定上,会计工作又是实行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1999 年以来,日本政府制定并修订了《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一系列与企业环境会计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特别是 2000 年,日本环境省委托日本公认会计协会编写了《环境会计指南手册》,收集了 37 家企业的环境会计处理案例。此外,环境会计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经济学的核心是“我们称之为稀缺规律的不可否认的真理”。环境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