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范文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土自上而下主要由素填土、粉土、粉质黏土、细砂构成,拟建场地勘探深度内地基土可分为 9 层,详细描述如下: (1)素填土(Q4ml):杂色,松散。以粉质粘土为主,含有大量植物根系,土质不均一,局部表层约 40cm 为耕植土。该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2)粉土(Q4al+pl):黄褐色,稍湿,稍密~中密。局部夹薄层粉砂。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3)粉质黏土(Q4al+pl):黄褐色~灰褐色,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偶见小姜石,粒径 10~20mm,土内见铁锈色斑纹,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在场地内仅在北部分布。(4)粉质黏土(Q4al+pl):灰褐色~浅灰色,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偶见姜石,姜石含量占 6%~9%,粒径 10~20mm,切面光滑,稍有光泽。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5)粉土(Q4al+pl)::黄褐色,稍湿,中密~密实,砂感强,局部夹薄层粉砂,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6)粉质黏土(Q4al+pl):褐色,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偶见姜石,姜石含量占 6%~9%,粒径 10~20mm,切面光滑,稍有光泽。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7)粉土(Q4al+pl):黄褐色,稍湿~湿,中密~密实,砂感强,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8)细砂(Q4al+pl):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以石英、长石为主要成份,含云母碎片,局部为中砂,夹薄层粉土。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9)细砂(Q4al+pl):灰褐色,饱和,密实,以石英、长石为主要成份,含云母碎片,局部为中砂,夹薄层粉土。本层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未揭穿。2、区域地质构造及气象及水文本区广泛发育了燕山运动以来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尤为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受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地层形成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的单斜式构造形式,倾角为10°-20°。区内东西向构造主要有凤凰岭断层和盘古寺—新乡断裂(焦作段称朱村断层),凤凰岭断裂,大高村东(称董村断裂); 北东向断层有九里山断层、马坊泉断层和薄壁断层,三下九号井断层、王封断层、三号井断层、两仓上断层等。武陟县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多风,雨雪稀少。武陟县的干燥度指数 k 值小于 1.5,属湿润区。a)气温:年平均气温 14.40°C,极端最高气温 43.6°C,极端最低气温-19.9°C,年最高气温多出现在 7 月和 8 月。b)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