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为期近六周的实习宣告结束了。很不想去回忆,因为回忆意味着离弃,而我不舍得离开!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还是得收拾心情回到我的大学校园。回来了,就好好的为这段宝贵的时间留下点什么吧。教育实习,期待很久的事了,因为总感觉理论的东西没有一定的实践相结合,是不可能学会的,至少不能变得优秀。近六周的实习,经历了很多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工作以及课后沟通活动,每天的事情虽然不是特别多,但对于新手来说每一样都很新奇,也很有意义,希望大家看完我的这篇大学生教育实习总结。 考上师范大学并不是我的本意,我的初衷并不是当老师(相关阅读: 师范大学生实习心 得体会: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 ),我当年只是想做机械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工作。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渐渐地认识到教育的价值,渐渐的喜爱上教育行业,教育也成了我的人生进展方向。而经过这次的实习,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价值观和使命感,更加激发了我的激情和心态的转化,为以后正式投入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内在基础。我所在的实习学校是一所中等学校,学生成绩不是很好。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投入学校工作,视觉完全不一样,总的来说,所有工作都贯穿于怎样上好课和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两方面工作。现就具体工作分成四大板块总结如下:板块一、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因此要教出优秀的学生,得要有一名优秀的老师。从上课、批改作业以及平常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为谁而学,即没有对学习形成一种目的性。个人认为要解决这种情况,就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优秀老师至少要做到懂得用以下三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第一种,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增强学习任务的趣味性是激发内部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增强趣味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通过老师的努力使任务本身发生变化。同样的学习任务,实行不同的呈现方式,所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不同的。通过变化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一方面体现在老师的备课上,老师要备好课就必须有丰富的课外阅历和学科前沿知识,在备课中把相关的内容进行灵活变化融合到课堂中去。(二)注意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学习任务越有趣越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在内容安排上,应包含学生容易识别的特征,例如在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和职业方面与读者相似的特征,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安排他们认为重要的生活事件,以及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轶事和例子。例如,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