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高温气体的生命特性最新的计算机模拟显示:星际尘埃中带有电荷的微粒排列成类似 DNA的双螺旋状,并展现出只有生命系统才具备的特性,如进化和繁衍,:科学家们并不急于将这些舞动的微粒叫做“生命体”,相反,他们称这只不过是另外的一个例证,说明了生命有多么唯以解释。该计算机模拟的情况详细地记录在 2024 年 8 月 14 日的《新物理学期刊》上。模拟显示了把极其微小的尘埃颗粒注入到等离子体中时所发生的情况。除了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外,还有等离子态,为物质的第四形态尽管多数人对此并不熟悉,但等离子态是宇宙中最常见的一种物质形态等离子体无处不在,恒星是发光的等离子球状体,飘散的等离子体充斥着星际空间。当气体变得异常酷热,电子脱离了原子核,留下一团带电荷的粒子,等离子体就形成了。过去在对地球的讨论中显示,假如将足够的粒子注入到低溫等离子体中,这些粒子就会自动组合成水晶状结构。这次最新的计算机模拟表明:在太空没有引力的环境中,等离子体粒子串在一起形成细线状,然后扭曲成螺旋状这些螺旋状细线就像 DNA,自身带有电荷,并且相互吸引。这次计算机模拟中的等离子体粒子也可以分离,形成两种一模一样的初始结构,然后“进化”成更为稳定的结构,更易于在等离子体讨论小组成员、俄罗斯科学院的泰托维奇说:“这些复杂的、自行排列的等离子体结构展现出无机生命体所具备的一切必要特性,使其有资格成为无机生命体的候选物质。”加利福尼亚州搜寻地外文明学会的贵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也表现得非常谨慎,并不急于将这些粒子称为生命。肖斯塔克告诉《太空网》的记者说:“实际情况是,至于什么是‘生命’,我们至今仍没有一个理想的定义。”肖斯塔克指出,尽管中学生物课本中将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作为生命的必要条件,但是我们仍然很容易想起不符合这些规律的事物,例如,火既有繁殖再生能力,也产生代谢变化,但许多人并不认为火有生命;再如,骡子很明显是活着的,但不能够繁殖。肖斯塔克说,假如这些粒子被认为是活着的,将会彻底推翻关于生命的另一个公认的观点。“我们总是认为生命是行星上存在的一种现象,因为只有在行星上才拥有生命化学变化所必需的液体,”肖斯塔克称,“因此,假如在恒星的高溫气体中,或者在恒星与恒星之间的星际热气中存在生命,这种‘生命’将是我们所不了解的,同时却又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