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与书画联袂我是个石痴,十多年来将主要精力、财力都投入到了石头方面但我同时又是一位书画爱好者,无论再怎么劳累,每天的练笔或习作都不懈怠书画学习给了我一双艺术的眼睛,凭借这种眼力,我得到了许多好石头;采石、赏石活动拓宽了我的审美视野,在书画创作方面给了我一定的启发长期的奇石与书画共生与碰撞,使我体会到二者都是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奇石与书画相通,奇石更应与书画联袂。一、用书画常识指导采石二、采石与书画采风相结合当你背着行囊步入旷达的河滩、寂静的山谷、迷幻无涯的戈壁滩,甚至风餐露宿在号称“死亡之海”的大漠深处,去采集石头,去领略石农采石的艰辛时,眼见河水改道的沧桑,体味山谷死寂的恐惧,拍摄溪流与山石的热吻,倾听千年不倒的胡杨的诉说,感受茫茫戈壁“鸟飞绝,人踪灭”的茫漠与苍凉,目睹狂风卷着黄沙像黄河之水在流动……这些都会给你留下无尽的感动与慨叹,夜深了,耳边还回荡着驼铃的叮咚……在这里,天人合一,大自然敞开它博大的胸怀,给予你吮吸不尽的乳汁,而此时的你,已超凡脱俗,忘掉了一切的纷繁、纠葛、私欲,恨不得将这颗在此洗礼了的心掏出来献给大自然。当东张西望、寻寻觅觅时,突然喜从天降,发现了一块心中有而手下无的好似名家之作的奇石时,心就会“咯噔”一跳,欣喜的暖流像触电一样辐射全身,乃至几天几夜激动不已。画画的人都知道“画外功”,知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采石的天地里,值得你膜拜的“师”是无穷的,值得你所猎的“得”也将是无尽的我的画作《红柳湾》、《西域明珠》就是在采石的所见所感中产生的。当然最直接的收获还是石头了,例如我的奇石《牧村唱晚》(见《中华奇石》2024 年第 1 期)就是我在乌鲁木齐河上游的天山怀谷亲自找到的;《超凡》(见《中华奇石》2024 年第 3期)是我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深处亲手捡到的。这种投入自然怀抱,书画与奇石相融合,书画采风与采石相结合的创作该是多么地富有诗意!三、将奇石创作视同书画创作多年来,我一直把奇石创作视同书画创作,将奇石作品视同自己的书画作品,尽管它不是用笔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