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很简单,任何单纯而孤立的阅读都是一种很浅薄的吸收。不经过长时间的整理和思考。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框架,缺少自己的观点,无法跟实践相结合,不能清楚而深化的表达就是一种浅阅读。1、读书读到哪个阶段开始绘制思维导图开始前、读完、还是一边读一边记答:除了小说只读 1、2 遍,大多数的书只要做笔记最少读 2 遍先把书看完第一遍,对全书的内容和框架有个了解,阅读第二遍或第三遍时开始做笔记。2、是侧重梳理书的大纲、还是记录要点,或是记录自己联想到的想法1)整本书是思维导图笔记,看到不错的就放在思维导图里,最后从新梳理大纲,按自己的理解从新调整。2)针对某个细节,书中说可能会非常精彩,这时把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做成读书笔记。3)刚开始时是记录要点,在后果整理时会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一般做思维导图时,假如书非常好,会进行 4、5 遍的调整。第一遍开始把书中所有的要点都做出来。第二遍自己的理解对做出的思维导图要点做成整合和调整。第三遍开始进行删减只保留对自己有用的部分。第四遍把这个导图根据 7W3H 的方式从新做一个思维导图第五遍把这本书的内容放到自己个人行业的知识树,进行补充和扩展。这个知识树通过阅读、实践和自己的反思积累而完成。一般情况下,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时间对这几个部分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整合,按不同情况可能保留二、三个版本。希望自己能达成目标。3、是用手绘的还是其他工具1)手绘:刚开始学思维导图时手绘,在动手的过程中全程参加进去了,印象深,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手绘不适合过于复杂和简单的书,最好难异适中。另外手绘比较花时间,必须准备足够的空闲时间。2)用软件,便于修改、整理和保存。自己用基本上不加图像,假如是为了培训、开会和演示,要尽量花些时间加入合适的图片和颜色,有时会用 imandmap 导入或重画一遍,这个软件的效果类似手绘,比较不错。4、读一本书时,是从头到尾画一张还是多张手绘的话,绘完一本书,要修改很多次,基本上都是多张。比如常常会画着画着就空间就够了,但分支错了。用错笔了,内容重要程度分解不对,写错字了。手绘时非常花时间,有时会比读完一本书时间还长,必须准备 2 小时以上假如书比较精彩有时会花上一天或一段时间才能完成。5、画完后的思维导图如何保管电脑文件夹把纸张夹在书里1)把最后一张比较完全的手绘放在文件夹里统一保存起来。2)把手绘的内容拍成照片,起个名字,分类保存3)完成这本书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