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礼者,敬人也,是做人的要求,是尊重对方;仪,是形式,是要把礼表现出来的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在国际活动接待中缺一不可。礼仪三要素包括:礼仪是交往艺术,交往强调互动,互动看结果;礼仪是沟通技巧,沟通强调理解;礼仪是行为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就是标准。中国人讲礼仪是一种自我修炼,是律己行为,管住自己,独善其身;而国际礼仪讲的是交往艺术,是待人接物之道。礼仪要求人和人打交道保持适当距离,距离产生美感,适当的距离是对对方的尊重。国际交往中,拉开距离假如适当,有助于交往的顺畅;换言之,不要随便套近乎。人际交“”往要使用称呼,国际惯例是使用尊称,而尊称的一个基本技巧是 就高不就低 。”而这都是靠接待的细节做出来的,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养。接待客人就应该让客人舒适,从商务交往与服务接待的角度说:主随客便,客人要去玩,有时你陪也不是,“”不陪也不是,但注意不要 热情越位 ,关怀过度是一种损害。国际交往注重结果,我们做事有个习惯:我是好心,我是好意,好心好意你领不领情我不管,这是意图在先。外国人很务实,意图和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举例说,你请人吃饭,客人说好吃才是好的,你认为这是广西最好吃的,他不吃,没用。“”你要是自我为中心, 我是这么想的、我认为应该如此 ,绝对搞不好接待。“”让大家都喜爱你是没有可能的 ,但必须记住的一句话:交往以对方为中心。人家说好才是好,标准不在你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