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能力从多年辅导和培育课内外科技活动的工作经验来看,注重鼓舞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十分重要,因为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疆的冬季漫长而寒冷,学生们外出要带手套,在打闹与玩耍时,手套很容易丢失。依据这一现状,科技小组杜航同学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连衣手套的科技小发明,这真正是做了生活的有心人,科学的有心人。多年的经验让我明白:注重培育青少年的科学好奇心,并保护他们的科学兴趣的童心有多么重要。就是他们提出了可笑的问题,也应表扬并正确的引导,是学生不断增强科学意识,科学探究精神。学校的科技教育以普及与特色共存,活动与书本同在为指导理念,并利用科技节、科普宣传图片专题讲座课堂教学,讨论性课外小发明等方式,充分调动了老师与学生的参加性,很好的抓住了每次科普时机,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普不仅是宣传科学,科普本身就是科学”所以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参加互动,体验中深刻感知科学的原理与应用,增强科学意识,科学方法和探究型的学习习惯,“把科学用在生活中”这一理念,是我常常向学生讲的口头禅。费兰西斯·培根曾说:“知识是一种欢乐,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在课内外中的大量应用下,学生的灵感也被激活。乌鲁木齐市八十中科技小组的郑钰鸥同学就在课下提出了一个小问题:“老师擦黑板时粉尘的污染能解决吗?”信任自己的力量,同科技小组的伙伴去协商吧。几天以后,用一个饮料瓶做成的“环保水性板擦”诞生了。经过我们的创新改装之后,它既美观又有用,只要往瓶口注入适当的水,使海绵保持潮湿,用它擦黑板,不但解决了粉尘污染问题,也是废物利用的典型收获。活动增智慧,竞赛长见识。在 2024 年乌鲁木齐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展中,我与学生制作的《电子钟》获得一等奖;辅导学生发明的《洗瓶器》荣获一等奖;2024 年乌鲁木齐地区青少年风筝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24 年乌鲁木齐地区青少年车船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024 年“尚德电力杯”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新疆总决赛中获创新型优秀老师奖;2024 年“尚德电力杯”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新疆总决赛中再获优秀辅导员奖等等。这些都是我与科技小组学生的创作结晶。一次次的活动与竞赛,让我的视野更开阔,也更加坚信:“沟通,批判性思维,合作和制造力是二十一世纪学习的基石”。所以在综合实践科技创新活动中,我很重视学生的科技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