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有关概念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由农业环境因素、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和各种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二、农业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此外,农业生产投入品中还常含有镉、汞、铅、镍等重金属,一旦被作物吸收之后,通过食物链的陆续传递和生物浓缩,其浓度可成百倍、成千倍地增加。由此造成的有害物质的富集,不但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使系统的总体生产力降低,而且有害人体健康。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产生的负面效应已成为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和重点。科学讨论表明农药、化肥残留物完全分解需要 100~150 年,我们今日的行为需要今后 2~3 代人为之付出代价。其传递距离之远,富集程度之高,污染范围之大,危害之烈,损失之重已到了催人反思,令人深省的境地。由于化肥农药污染,使一只一年可捕食 1.5 万只昆虫,有“庄稼卫士”之称的青蛙大量死亡。撒施、灌施、间接灌施在作物、土壤、水域中的农药,势必进入环境各要素,并且通过扩散、吸附、运转、吸收、富集等进行多方式、多轨迹的运行和循环遍布地球各个角落。我国每年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为 95 亿元,占总污染损失的 25%,在农药的使用中,只有 1%的农药到达目标虫,而 99%的农药附着作物和土壤中,通过降雨流入地表水或地下水污染环境。在食品的五大污染(农药、化肥、工厂三废、城市垃圾、人为因素)中农药占据首位。污染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残留农药对人类危害最大。三、如何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浅谈几点看法2.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源头控制。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意义重大。它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条件,是建立良好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通过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