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姓名用字与时代关系的分析

姓名用字与时代关系的分析_第1页
姓名用字与时代关系的分析_第2页
姓名用字与时代关系的分析姓名用字与时代关系的分析姓名用字与时代关系的分析名字常与时代的需求相联系,它反映一定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等色彩。在我国古代,西汉统治者推行黄老之术,求长生不老的风气很盛,当时人多用延年、去病等起名,如霍去病。到王莽时,有二名之禁,人名十有八九为单名。在佛教盛行的魏晋六朝,则盛行用"之"字,如王羲之、祖冲之等。到唐代,人们称呼喜爱标榜排行,如李十六、于八娘等。宋代名字常用"老"字。辽金元名字多用"奴"、"哥"字。明清时代科举制度影响很大,人名中又常出现奎、元、科、弟等字。新中国成立以后,起名字中的时代特征也是比较明显的。建国初期,取名建国、建设、解放的就比较多,而后期援朝、卫国、和平、鸣放、跃进、超英等名字反映了抗美援朝、大跃进等国内大事。到了"文革"期间,起名更是紧跟当时形势,改名的也很多,比较有响亮的名字有:卫东、卫彪、红卫、斗批、要武、四新等。待到文革结束后,这些名字由于带有鲜亮的"文革"痕迹,于是又纷纷改名或恢复原名。文革初期和文革结束后,成为我国两次改名高潮。国家语言委员会在 1 984•年进行的 175000 个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统计,取名用"红"字的,建国前在人名用字中排列弟 164 位,解放后上升到第 45 位,文革中则升到第一位,文革后又下降到第 6•位。人名用字中的"军"字,在解放前排在第 253 位,解放后上升到第 41 位,文革中上升到第 3 位,文革后又下降到第 7 位。名字具有时代特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可以说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多数人的起名必定受到当时社会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因而我们可以对不同时代以及不同作用人物的人名进行讨论,来了解社会心理的某些方面。详谈中国人的名字变化和时代变迁 每一代人喜爱的名字都有不同,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如何从一个名字里读懂一个时代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导语:“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礼貌问候语。“我们五百年前可能是一家人啊”是中国同姓的陌生人相互之间拉进关系的时候的有效说辞。姓氏在中国的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我们现在讲名字,但是在过去,名和字可不是一回事。在古时,男子 20 岁成人行冠礼,女子许嫁之时,孩子会得到一个"表字",这个"表字"才是他在社会上进行交际所用的正式称呼。现在,回想起我国古代的一些名人,我们都能很流利地说出他们的名和字。 中国人喜爱将国家大事记录在姓名中,这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阳光书坊+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阳光书坊,传播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