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石雕艺术的进展子洲境内有山有川,大理河、淮宁河穿境而过,山连着山,沟连着沟,村村水石相连。特别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子洲人敢想、敢做、敢制造的秉性。历代能工巧匠遍及村村寨寨。子洲石雕生产就是典型的代表。子洲石雕手工艺的主要产品是石佛像、石狮子。县内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石雕师傅,技艺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普通从艺的工匠几乎遍布所有村庄。在古代,大凡寺庙,大多有石佛像、石狮子;凡富裕之家,门前多有石狮子,大门两侧多有石刻对联;家家户户大多有炕头小石狮子等石雕制品传世,此外还有石碑、石牌楼、石香娄等等。马蹄沟镇杜家河纱帽湾村吴氏大门曾有“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的石刻对联一副石雕工艺产品除一些摆件外,石雕日常生活用品有:石磨、石碾、石槽、石桌、石凳等等。一.石雕的进展历史根据县内现存汉画像石等考,子洲县境内石雕技艺兴盛于汉代,后世时有兴衰。唐、明、清比较发达。有代表作品民间石狮子、石神、佛像、石画等。隋唐时期,在本县李孝河乡常兴窑村蔡老庄自然村北约 30 米处的庙山南无古佛庙内,有石佛像三尊。雕刻线条流畅,佛像双目传神,坐姿自然。经过专家为隋唐时期的石雕佛像。在淮宁寨发现有宋元佑年间的石刻香娄柱。县东南部苗家坪镇石窑畔村寺墕圪垯西北岩壁上,有明弘治年间的石窟,规模较大。在子洲县内,民间还有不少清代各时期的石雕作品。相传清朝光绪年间,周家硷桥沟前后两村筹资盖桥,桥盖好后,决定在桥两头各雕一对石狮子,以显桥威,但两村群众意见不一。西村的群众说听说东川(米脂)一带有好师傅,请东川的匠人雕;村东的村民说,我们周家硷人走南闯北的很多,各省洲县见过的石狮子无数,那里的也比不过咱周家硷的雕匠雕得好,就让咱自己的匠人碉。两村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决定:桥西头请东川的匠碉;桥东头由周家硷的雕匠雕,最后,众人评论究竟看那里的雕匠雕出的石狮子好。双方各请好师傅 4 人,一齐开工,两月后在周家硷会日进行石狮子赛。庆功的时候,人们都说“东川师傅的手艺和我们自己的手艺相差太大了”。结果气的东川师傅一病不起,不久而亡。人们都说“周家硷的师傅把东川的师傅给气死了”。这个故事虽然是传说,但也足以说明子洲范围内,石雕师傅们的手艺。20 世纪80、90 年代,子洲石雕出现了良好的进展势头,南西两川曾涌现出数十家石雕企业厂,全县有数千石雕从业人员。二.石雕的雕刻技艺子洲石雕产生历史悠久,其中石狮子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