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或避免材料和设备环节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尽量降低职业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企业要有适用于本单位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材料和设备的生产、经营、采购和使用等环节的规范管理措施和。一、职责:1、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规范的评审。2、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材料和设备生产、经营、采购和使用各环节中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上报最高管理者审批。3、 采购部门:负责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的标准,严格把握采购关。4、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的标准,严格把握生产和使用关。5、 业务(销售)部门:负责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的标准,严格把握经营关。6、 工会代表:负责本单位材料和设备管理的监督。7、 劳动者:遵守操作规程,爱护材料和设备。二、 策划、实施与运行:1、档案管理:建立材料和设备管理档案,详细记录材料和设备名称、使用量(数量)、使用岗位、供应商信息,以及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等。2、 采购环节管理:(1)采购程序: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需要,提出需要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名称、数量,填写《材料和设备申购单》报采购部门;采购部门结合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的材料和设备采购环节中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标准,向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提交拟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名称、MSDS、成分说明、中文说明书、供应商信息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审查拟采购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本单位职业卫生要求,并报职业卫生管理代表审批;采购回来后,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审查采购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职业卫生要求。(2)采购原则: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3) 采购注意事项:① 采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时,应当向供应商索取中文说明书,并要求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② 采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向供应商索取符合国家标准的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③ 国内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