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浙江省专业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教学设计文本专业、学科汽修教学设计题目气缸盖的认识与拆装教学设计所需学时2 课时(90 分钟)课题气缸盖的认识与拆装课时 2 课时课型理实一体授课班级 16 汽修班级人数 40 人授课时间90设计思想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单一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创设下,借助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的。根据以上理念,本课以“做中学”的理念,“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要学习形式,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微视频、多媒体仿真软件、学习工作页、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层层深入,对气缸盖的结构认识与拆装这一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教学内容分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集中、操作技巧性强的课程,介绍了汽车的构造(包括各部分的名称、功用、原理、分类及特点等),并解析汽车各部分的拆装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在汽修专业课程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是汽修类各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本次课内容选自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孔宪峰主编,高等教冃出版社)第早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第节配气机构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任务 1 机体组中气缸盖的拆装,气缸盖的拆装融合了“拆卸、检测、装配”二项核心技能,即要熟练拆卸和安装气缸盖;能对气缸盖平面进行检测。在实际维修案例当中,如发动机烧水、烧冷却液等故障在排除过程中都必须用到此项技能,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通过这次课的教学并不是纯粹培养学生对气缸盖的拆装技能,在实际维修当中,为什么要进行气缸盖的拆装也同样重要。所以把气缸盖的结构认识与气缸盖的拆装进行整合,把气缸盖结构、功用等知识点在气缸盖拆装过程中加以渗透。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本着“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任务引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互助等方式解答为什么更换气缸盖,如何拆装气缸盖这两个问题。充分利用学校“五区合一”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采用工作页来规范学生的操作步骤,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渗透气缸盖的材质、功用等理论作为支撑,突出重点。在做中学,学生学会气缸盖的结构、作用及气缸盖的拆装技能。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分析一方面汽修专业的学生多数为男生,他们活泼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对动手操作感兴趣。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