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2020 届)补充资料说明:古诗词篇目(九年级上):1 行路难(其一)一>见本书第五七篇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口见本书第三篇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见本书第五八篇古文篇目(九年级上):1 岳阳楼记 7 见本书第五 0 篇2 醉翁亭记=见本书第五一篇古诗词诵读篇目(九年级上):1 月夜忆舍弟=见“补充资料”第一篇(每周一诗)2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C 见“补充资料”第二篇3 无题一见“补充资料”第三篇4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一>见本书第三七篇古诗词篇目(九年级下):1 江城子•密州出猎「见本书第二二篇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见本书第三八篇3 过零丁洋 7 见本书第四五篇古文篇目(九年级下):1 鱼我所欲也「见本书第五三篇2 曹刿论战■=>见本书第一五篇3 出师表=见本书第五六篇古诗词诵读篇目(九年级下):1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见"补充资料”(每周一诗)第四篇2 别云间 r 见"补充资料”第五篇"评价指南"中规定的 145 个文言实词中新增加的 10 个实词=见"补充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月夜忆舍弟①唐.杜甫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2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⑤未休兵。(九上默写篇目)词语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 1979 年版)。舍(she)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的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②戍(shg 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季节。⑤况乃:何况,况且。阅读指南《月夜忆舍弟》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从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想到百姓之苦,体现出了作者的怀家愁和忧国难之情。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首联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颔联既写景,也点明时令。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在这清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