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打得值不值得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 30~35 岁,浸润癌为 45~55 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长期以来,人们都不知道病因是什么,当然也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德国科学家楚尔·豪森第一次将 HPV 感染和宫颈癌之间的特别关系昭告天下: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了解病因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项目就增加了一项 HPVDNA 的检查,这是通过基因及时检查是否已经感染 HPV。2024 年,预防性宫颈癌疫苗在美国上市,HPV 疫苗的诞生,为全球众多女性带来了福音。相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世界已有 160 个国家使用疫苗,现在,除了 2 价疫苗,4 价疫苗也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建议适龄女性都在内地接种 4 价疫苗;当然,假如有条件,也可以去香港等地接种 9价疫苗。三级预防,一级疫苗预防有妇科专家提出:任何疾病都有三级预防,也相当于三重防线,宫颈癌的预防也不例外。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三级预防中最重要的环节,它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它指的是通过减少个体接触致癌因素或增加个体的抵抗力来预防癌症起病。比如,熏肉制品可以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那么不吃或少吃熏肉制品就属于针对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HPV 疫苗就是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措施。HPV 疫苗是全球第一个肿瘤疫苗,是人类首次尝试通过疫苗预防一种癌症。HPV 疫苗目前确实有局限性。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 HPV 亚型有十余种,而 9 价疫苗也仅仅包含 7 种亚型的高危病毒。所以目前接种 HPV 疫苗后,依旧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要做宫颈细胞学检查,了解是否有病变细胞产生;也要做 HPV 的基因检查,了解是否有 HPV 感染。尽管存在上述局限,2 价、4 价疫苗仍然可以预防 70%的宫颈癌,而 9价疫苗则可以预防 90%的宫颈癌。因为这些疫苗都可以预防导致 70%宫颈癌的 16、18 型 HPV 病毒的感染。现在接种 HPV 疫苗的年轻女性,20 年后,宫颈癌的发病率将大幅度下降。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作用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埋伏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进展而实行的措施。具体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故又称为三早预防。病因不明确无法做到一级预防的,要做好二级预防。在没有 HPV 疫苗之前,我们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就是宫颈癌的二级预防,要做的检查是 TCT 检查和 HPV 的基因检测。不管是 TCT 还是 HPVDNA 检查,都属于二级预防的范畴,无法替代作为一级预防措施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