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活检后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结果分析关键词:宫颈活检;宫颈锥切组织;病理检查Keywords:Cervicalbiopsy;Cervicalconetissue;Pathologicalexamination宫颈癌也可称为子宫颈癌,是主要发生在子宫阴道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为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1]。在宫颈癌早期实行合适的手术方案和放射治疗具有较好的预后,而中晚期的治疗预后效果较差。经临床讨论证实从宫颈癌前病变进展为宫颈癌一般需要 10 年的时间,因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并实行一定的治疗措施,终止其向宫颈癌的进展是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手段[2]。阴道镜活检和宫颈锥切术是对宫颈癌诊断的重要诊断方式,在本次的讨论中笔者将对 100 行阴道宫颈活检后行宫颈锥切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报道如下:1.2 检测方法1.2.1 宫颈液基细胞检测采纳全自动 TCT 液基细胞制片机制片,并利用人工巴氏染色法对于涂片进行染色,在奥斯巴林 BX53 光学显微镜(北京瑞科中仪科技有限公司)下进行检查,使用 TBS(宫颈细胞学)分类法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经细胞学检查 ASC-US 及以上为异常病变。1.2.2 阴道镜活检患者实行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阴道、宫颈消毒,使用菲利普金科威 SLC-2000B 电子阴道镜(武漢金阳光康健医疗科技有效公司)分别在患者宫颈的 3 点、6 点、9 点及 12 点位置取小块组织,将所取组织在 10%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并送至病理科进行制片,切片厚度约为 3μm,行 HE 染色,在光镜下进行病理诊断。1.3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手术在月经洁净后 3~7d 行手术,术前 3d 使用 0.05%氯已定行阴道灌洗,1 次/d。术中实行膀胱截石位,骶麻后常规外阴、阴道、宫颈消毒,铺巾,使用宫颈拉钩将阴道暴露,并用碘溶液涂然确定病灶范围,使用鼠夹钳夹住宫颈碘未着色部位,轻轻下拉,将金属导管插入膀胱,测定膀胱底下缘边界,在病灶范围 0.3~0.5cm 处,用手术刀在垂直方向做环形切口,向内倾斜35°左右逐渐向宫颈深部做锥形切除,将宫颈病变组织完整的呈锥形切下,注意切除范围不要超过宫颈内口,对于创面出血情况进行结扎止血或电烙止血,用纱布填塞局部,24h 后取出,将切除组织送去病检。2 结果宫颈阴道镜活检 100 例患者中有 15 例为慢性宫颈炎,24 例患者为宫颈上皮瘤样变(CIN)Ⅰ级,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