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高中是一次飞跃。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 明白 ,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 唉,原来那么简单!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后,高中的数学新增加了很多内容,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向老师抱怨说数学课本的内容和知识点那么多,老是记不住,学过就忘了。有的还说课本里的内容太简单了,能看懂,但是到考试的时候不会做题,题目跟学过的知识点联系不起来。老师也说,想不明白明明很简单的题目搞不懂为什么学生不会做,教学相当的被动。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课堂学生没能真正的弄懂,课堂的效能没能发挥好。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对于增 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针对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我们对本校高一、二、三年级(全校 34 个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调查结果更加客观, 1 我们抽取了共 1000 人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数据分析本次调查中,60﹪的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策略喜欢,部分同学对老师教学 方式有意见。从学生调查中发现,学生自主完成自学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有的受条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环境限制。学生能独立完成自学学案的,仅占所调查年级总人数的 32%,基本能独立的也只有 42%,而基本不能独立完成的和完全不能独立完成学案的高达 19%和 7%。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太强。学生对学案的形式、指导、批改和评语等表现积极期望心理的占三分之一左右,而 6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不积极的期望心理。由此可见,学生对学案完成的期望心理总体上还是欠积极。从情绪状态表现看,学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表现心情紧张,情绪一般的学生占近 70% ,另外还有不少学生情绪表现差。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的可 喜局面。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