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缺陷华中师范大学 汤学兵序言 在我国,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引发的对公平分配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由来已久,对分配不公的原因亦有多种解释。随着改革实践和相关研究的日渐深入,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性原因愈加显露。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本研究将着重对现行制度与政策的缺陷进行剖析。 •2007 年 1 月 26 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在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群众最关注的十大问题依次是:•( 1 )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2 )反腐倡廉( 3 )教育乱收费及教育腐败( 4 )看病难( 5 )国有资产流失( 6 )打造法治政府( 7 )重视信访,解民疾苦( 8 )打击假冒伪劣( 9 )维护公平正义( 10 )城市住房紧张。•2007 年 10 月份针对中央党校学员调查。您认为中国2007 年最大的社会问题。 ( 1 )物价上涨 30.5% ( 2 )居民收入差距 23.4% ( 3 )腐败 13.0% 。 2006 年 5 月 26 日,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规范分配秩序问题。 2006 年 10 月,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研究了从体制上、机制上来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 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党章中提到“逐步消灭贫困,达到共同富裕。”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切实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分配,这种收入分配格局无法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这反过来又制约了收入提高的可能性,结果导致了共同的贫穷。 甚至会发生大面积饥荒。 1978 年,贫困率 64% 。1978 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要打破平均主义。邓小平同志在 1978 年底提出:分配制度的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要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平均主义只讲精神鼓励不讲物质利益,对少数人可以,对多数人不行;短期可以,长期不行。 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 年召开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一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这个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党的十三大 1987 年召开了十三大,十三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