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任务是从生活中常见的“昼夜交替现象”出发,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模拟实验-形成解释”的科学探究过程,感受科学家是如何寻找未知宇宙领域问题的答案。故本课教材在探索部分设置了四个环节。一,形成假设环节,学生独立思考,画图表达自己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二,研讨、交流我们的解释,让学生对于每一种假说有较清晰的了解;三,用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四,交流实验结果,修正解释或提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前两个环节,学生需要先画图、再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假设,学生能感受到“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解决问题时是非常重要的,此时教师需要对不同观点进行提炼、分类,并将其展示。继而,在这么多“近乎合理”的假说前,模拟实验的必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实验材料的选择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而不局限于教材上的材料。研讨部分包括 3 个问题。问题 1,根据实验现象,学生汇报假说是否能解释昼夜交替的成因,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到四种假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继而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明确解释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问题 3,四种假说只有一种是正确的,需要我们去寻找更多的证据,为下一节课做铺垫。【学情分析】从前概念调查可知,大多同学都知道地球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没有没照到的一面是黑夜。而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学生认为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① 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运动。②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运动。③ 地球自转,太阳不动。④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且围绕太阳运动。⑤ 与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有关系。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地球转动时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被月球照到的一面是黑夜。这与教材上的 4 种假说基本一致,为教师设计实验记录单和准备实验材料指明了方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昼夜交替是地球上常见的天文现象•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但与事实相符的是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能依据假设,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成因的假设科学态度目标:•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认识到身边许多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有科学解释的【教学重难点】重点:依据现有知识对昼夜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