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分类以及病理学一、肺癌的临床大体分型(一)肺癌分为周围型肺癌及中心型肺癌。肺癌可发生于两肺的任何肺叶,但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中叶最少,上叶前段最多。1.中心型肺癌(20%~40%)(1)发生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即段支气管开口近肺门侧者称中心型肺癌。(2)以鳞癌或小细胞癌多见。(3)生长在气管或其分叉处的为气管癌;中心型肺癌早期,瘤体很小时局限于气管内者为管内型;以浸润管壁为主时称管壁浸润型;以浸润管壁外为主,并与管壁外转移淋巴结融合者称为腔外型。(4)中心型肺癌之肿瘤发展至局部晚期时,肿瘤原发灶与其转移的肺门及(或)、淋巴结融合并将肺门血管包裹其中,形成大块,则成肺门巨块型肺癌。2.周围型肺癌(60%~80%)(1)发生于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支气管或肺泡的肺癌称周围型肺癌。(2)以腺癌或肺泡细胞癌多见。(3)弥漫型肺癌:肺癌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常常累及双侧,亦可发生于单侧,散在的数不清的球状病灶分布于整个肺野称为弥漫型肺癌。此型应注意与粟粒性肺结核、肺平滑肌瘤病、肺淋巴管癌、肺真菌感染、肺多发小脓肿相鉴别。(4)肺炎型肺癌:胸片及 CT 显示整个大叶性肺炎的浸润型改变,但发热、寒战、周围血象白血球升高的中毒症状均不严重、不典型。纤维支气管镜也可能无特殊发现,纵膈淋巴结常无明显转移,故术前诊断很为难。术中发现叶裂完好处病灶界限清楚,叶裂发育不良处病变界限也不清楚,应切除部分健康肺组织。病人能耐受时应考虑全肺切除术,此型称为肺炎型肺癌,病理诊断常为细支气管肺泡癌。(5)纵膈型肺癌:病灶起源于贴近纵膈处的肺组织边缘,原发灶不太大,却与纵膈胸膜粘连并浸润纵膈胸膜,且转移至纵膈淋巴结,继而融合成团,常引起纵膈内血管或心包或椎体受侵。一些病人以上腔静脉受压为第一临床表现,但病变并无远隔转移,手术切除后部分病人可获得长期存活,此型称为纵膈型肺癌。(6)胸膜型肺癌:当周围型肺癌病灶起源于肺组织边缘,原发灶不大,很难确认,甚至胸片和 CT 仅显示为胸膜下的纤维条索增厚。有可能发生胸水。剖胸后发现原发灶并不很大,但胸膜脏层和壁层已经布满黄豆、绿豆大的小结节,此型为胸膜型肺癌。可考虑胸膜全肺切除术,如无根治可能时,则考虑作原发灶姑息切除并尽量摘除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结节,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肺组织,或行化疗及支持治疗,此型病变的病理常为低分化腺癌。(7)肺沟瘤:为一种位于肺尖而向外发展破坏肋骨、椎骨并侵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