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妇女出现的血压异常增高。欧美国家人群发病率占孕妇的 6%~10%。我国人群发病率与之相似,为孕妇的 5.6%-9.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显著增加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肾衰竭的风险,是孕产妇和胎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孕前高血压以及妊娠期出现的高血压、子痫前期以及子痫等。由于病理生理机制与临床特点不同,其防治原则与非妊娠期慢性高血压亦显著不同。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综合管理过程中,既要适度控制血压,预防或延缓由血压升高所致的靶器官损害的发生,还需充分顾及孕、产妇与胎儿的安全,因而显著增加了血压管理的难度。由于国内外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均不会纳入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因此,近年缺乏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药物治疗的新证据,目前临床实践的主要依据是小样本观察性临床研究的结果以及临床经验。为规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压管理,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组织心血管以及高血压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讨论,充分地分析现有的研究和治疗现状,在征求妇产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共识文件。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与诊断参照美国妇产科学会和美国高血压教育工作组标准,将妊娠期高否否是£|总妇皿氐 mm版徨崗血压病査F]血压疾病分为 4 类(图图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分类唱社崗也斥慢柱禺血序停「衙苛堀或子离了偷前期|[1 诵暹合尿夕掃捋卞*孕龄孑201.1 慢性高血压妊娠前或孕龄 20 周前出现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或产后 12 周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依照美国妇产科学会分级标准,收缩压 140~179mmHg 和(或)舒张压 90〜109mmHg 为轻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特别是并发靶器官损害时称为重度高血压。1.2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 20 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高血压的确诊需 2 次测量,均符合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取柯氏音第 5 音读数),且至少相隔 6h。患者尿蛋白阴性,产后 12 周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该病可能会进展为子痫前期。部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分娩后 12 周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者应诊断为慢性高血压。1.3 子痫前期/子痫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指妊娠 20 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常伴有水肿与高尿酸血症。子痫前期又分为轻、重度。轻度是指收缩压$14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