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2014 年 5 月• 一、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 • 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三、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中,精神调节力一般有三种:• 宗教信仰 政治信仰• 职业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孔子主张 仁者爱人 ,希望确立德治仁政的社会格局。 他还特别强调“”为政以德“;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德不孤,必有”邻 。 “”春秋时期有人生 三不朽 之说,《左传》:•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儒家经典 《礼记 .“大学》开篇即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将道德修养列为首要纲领。• “提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这八个条目所代表的人生境界,实质上是三个层次道德的统一,也就是基本道德、中德、大德三者统一。• 修身是基本之德,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前提;• 齐家是中德,即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周边人,在自己的周围实现和谐有序;• 治国平天下则是大德,所谓大德,正如宋代张载所言:•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的标准? 硬指标: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等等软指标:核心价值;影响力与吸引力等文化的内核是价值,价值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信仰;文化强盛主要体现在价值内核为人们信仰和践行 改革开放以来,从精神文明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06 年 10 月,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 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3 )以爱国主义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4“)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 义荣辱观。• 为什么要凝练核心价值观?• 第一,从价值层面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二,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精神动力;• 第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北京精神:• 爱国、创新、• 包容、厚德• 十八大报告:• “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 年 2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