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文时间与历法 时间是建立在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基础上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永远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宇宙万物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发生、发展与变化着。斗转星移,日月盈亏,寒来暑往,潮涨潮落……总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一个过程跟着另一个过程,绵延不断,反映出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时间又是连续的。这种物质运动变化的序列和持续的性质,就是时间的本质。 时间的本原:时间的本原就是事物的存在过程。时间是所有事物皆具有的天然属性,时间是存在的表征,是过程的记录,是人们描述事物存在过程及其片段的参数。 时间和时间的本质Time时 间 的 计 量 1. 建立时间系统的目的 判别和排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运动的快慢。 时间有 “间隔”、“时刻”两个含义 时刻:事物运动中,某一状态发生的瞬间。 间隔:事物某一运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200620072008200920102. 时间计量包含3. 基本原则 选择某一运动规律已掌握,运动状态可观测到的具体事物。 选取该事物的某一运动过程为时间的基本单位。 选取该事物的某一运动状态为时间计量的起算点。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是天然的钟表。 §3.1 时间计量系统一、恒星时 S定义:以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为依据建立的时间系统。时间单位:恒星日—春分点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起始点:上中天 二、真太阳时 m⊙ 定义:以太阳视圆面中心的周日视运动为依据建立的时间系统。时间单位:真太阳日—真太阳连续两次下中天的时间间隔。起始点:下中天真太阳时以真太阳的时角度量: m⊙ = t⊙ + 12h 1. 真太阳时比恒星时每日约长 4 分钟 太阳在周日视运动的同时,又以逆时针方向做周年视运动,每日在黄道上自西向东约运行 1 度,因此真太阳时比恒星时约长 4 分钟。 m⊙ ≈ S + 3m56s2. 真太阳时的缺陷 ( 1 )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不均匀。(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 2 )即使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均匀,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投影在赤道上的太阳时角变化也不均匀。三、平太阳时 m1. 平太阳 m引入的一个假想参考点。第一个辅助点建立在黄道上: 在黄道上均匀运动,其速度等于真太阳的平均速度,并与真太阳同时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第二个辅助点建立在赤道上: 在赤道上匀速运动,其速度等于真太阳的平均速度,与第一辅助点同时过春分点和秋分点。第三个辅助点为在赤道上做匀速运动的平太阳。2. 平太阳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