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主旋律努力提升审计水平交流材料20XX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为今后中国的发展描述了崭新的宏伟蓝图。对于审计工作,应当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努力提升审计水平,为全面实现党的十九大宏伟目标贡献新的力量。一、把握主旋律,找准审计着力点一是明确审计工作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要求“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这也明确了审计工作今后的工作方向,就是要通过审计工作及时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体检”,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并在国家治理层面向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推动破除旧观念、旧体制机制,促进完善新的经济社会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审计工作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把握审计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并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等具体任务。对于这些任务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点目标,审计工作的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重点内容、审计成果开发都应当把这些重点任务目标作为着力点,全面通过审计促进这些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第1页共3页三是加快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之后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要求“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体现了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当前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理顺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推动省市县审计机关形成合力,打造审计事业发展“共同体”,充分提升审计工作效能。二、适应新要求,推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一是转变审计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思想认识,是审计人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做好审计工作的基础。对于当前的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应当彻底跳出财务审计、资金审计的局限,着力在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方面,全面查找政策落实、体制机制、生态环保、资源利用、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进而向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建议,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改革发展,真正发挥出审计工作在国家治理层面的重要作用。二是转变审计质量导向。转变以往只重视审计规范,不重视审计作用发挥的情况,要在把审计规范作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同时把审计作用发挥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志,推动审计机关要审计有用的项目、审出有用的成果,不做、少做“审计无用功”,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转变以往一味紧盯法规要求定性处理问题、忽视改革发展要求的情况,要切实落实审计新理念要求,从实际出发、作出符合实际工作开展的定性处理,确保审计结论准确。转变以往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质量管理松散的情况,要把对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管理作为上级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质量指导、质量控制、质量检查、质量问责等工作,督促下级审计机关落实新时代新要求,促进提升审计质量。三是转变审计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机制,加大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力度,强化第2页共3页审计独立性,促进省内审计资源统筹整合。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