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关键词: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当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上的复兴,更重要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曾孕育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一最早由工匠职业的特别性凝聚而来的独特精神特质,成就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技术文明。后来,在中华民族浮沉中,“工匠精神”被轻视,被曲解,明珠蒙尘。2024 年,党和政府让“工匠精神”这一概念回归到治国安邦的文件之中,目前弘扬“工匠精神”,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社会共同需求。一、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新时期弘扬的“工匠精神”在概念界定上,不应再局限于手工业范畴,而应当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比方与象征意义,普遍覆盖于各个领域。因此,新时期的“工匠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精益求精的态度,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引导个体从爱岗敬业到精专于业,再到进展创新的精神理念和行为追求。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意义1.“工匠精神”坚定高职校园文化的方向高职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也体现在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体悟和践行上。基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中所包含的“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理念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工匠精神”提倡人们发自内心的敬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执着于追求完美、高效、更好体验。因热爱而钻研技术和技艺,因执着而不断超越自我,直至终身。因而,“工匠精神”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能够坚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价值方向。2.“工匠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内涵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具体表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管風等方面。工匠精神对于人在技能技艺和工作理念上的明确要求,极大的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使得校园文化具有了确切的内容性。校园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作为高校育人的“柔性内容”,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依靠大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工匠精神无论是深层次的价值内涵,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容易为身处校园的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中严谨、专注、坚持、一丝不苟、敬业奉献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