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政教育的创新随着时代进展与教育领域进步,我国教育行业已经进展到了空前高度。现如今,我国大学生越来越多,使得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要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保障学生全面进展。本文以高职思政教育作为讨论基础,探究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思政教育进展的意义,进而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措施。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是推动社会进展的重要驱动力。工学结合模式作为当今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切入点,通过利用学校资源、企业资源共同展开人才培育的新模式。通过工学结合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在人才培育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简而言之,工学结合模式就是“学中做、做中学”的人才培育模式。通过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能够为高职德育教育提供全新的教育平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高职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政知识与德育素养,为学生未来进展奠定基础。一、工学结合模式对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思政教育即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下工学结合模式思政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够“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德育知识来法律规范行为、用行为来感受知识,进而发挥高职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通过工学结合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职业行为习惯、明确价值取向,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工学结合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同时也实践感悟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实现自我教育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生能够在企业、社会中不断适应、历练,进而实现自我教育。在校园中,思政教育是以感性道德,道德最终目标是转化为道德行为,这需要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行为习惯。通过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会经受磨练,亲身感受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在岗位中实现自我调整、自我发现、自我完善,逐渐朝向“企业人”进展,进而适应企业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与道德品行。(三)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工学结合能够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与社会。校园环境与企业环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相比来说,企业环境更加具备直观性与真实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企业生存形态。在企业文化中,充满着现实气息、社会气息、生产信息,无法呈现出校园哪种轻松的氛围。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