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讨论一、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育目标财务管理专业自 1998 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陆续开始招生,2024 年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就多达 308 所,目前各院校财务管理招生总量仍呈总体上升的态势。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的前提是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紧密结合,缺少能在复杂多变的外部财务环境中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去从事财务管理活动的人员。另外,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就决定了学校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培育学生依靠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操作水平、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的能力。内蒙古工业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已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尽管学院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大多数高等院校学校一样,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人才培育目标不明确、模式不清楚、课程设置不法律规范、教学方式单一、专业双语教学缺乏等问题。可见,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迫切需要探究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完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育的目标可以定位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适应 21 世纪社会进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养高,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能在工商、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及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面临的困境教学管理方法与手段的落后也是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管理方法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很少采纳,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现已无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热情。在教学手段上,主要是板书或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也仅仅是将课本的内容整理成 PPT 的形式进行教学,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现代化教学的标准。此外,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老师的实践能力欠缺、校外财务管理实验基地建设薄弱等。(二)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急需改革具体表现在:(1)课程内容衔接不合理,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