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_第1页
1/1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康熙帝五次主动拜谒明孝陵的行为,既是延续清初的策略有意识地进行“记忆重构”工程的一个环节,又显示了他超越满汉界限、主动汲取儒家文化资源、努力成为中华文明主流谱系中的一代英主的努力。一方面,康熙帝亲谒明孝陵,主要是做给汉人士大夫看的。康熙帝主动采纳儒家历史认识论的主流框架——“镜鉴”模式。这种努力,有助于引导历史叙事当中的问题意识或者说“记忆议程”的转换,将一些汉人士大夫(尤其是在江南地区)仍然试图保留的“满与汉”、征服与被征服这一独特的、隐含对抗性的族群记忆问题,转化为“古与今”“兴与废”这个一般性的历史叙事问题,进而转化为“治与乱”这一具体的现实行政问题。另一方面,康熙帝亲谒明孝陵,又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姿态或权力策略,也体现了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康熙帝不仅采纳了汉人士大夫所熟知的“镜鉴”模式来处理明太祖的历史定位及其陵墓的文化内涵。他还向儒家所尊崇的尧、舜、禹、汤等“前代圣君”表达高山仰止、见贤思齐之意。凡此均体现了康熙帝主动向儒家文化靠拢的自觉意识,并用以拉近自己与汉人士大夫之间的文化距离,进而在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问题的理解和阐释方面取得主动地位。更重要的是,由此他可以进入一个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文化体系的殿堂,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财宝,帮助自己从汉人眼里的“异族之主”修炼成为“中华英主”系列中的一名成员,进而使清王朝摆脱蛮族政权形象,逐渐汇入中华文明的主流谱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