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学探究构建高效课堂以《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设计为例,以情景创设为先导,以科学探究为方法,通过改变老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有机化合物课堂教学中学化学一、教材分析《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选自《化学必修 2》第三章第一节。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完全考虑有机化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教材的起点低。本节以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为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介绍甲烷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的角度适当加以深化,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本节课是有机化学的入门,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一个新的开始。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化学已经知道甲烷是一种化石燃料,可以燃烧,能从甲烷的组成上认识燃烧反应的产物,但不能从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掌握了物质结构和化学键理论,具备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基础。学习方式:喜爱从熟悉事物入手学习新知识,对图片、实物感兴趣,喜爱自己动手实践。认知方式: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和建构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甲烷的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模型、图片、动画等,培育学生关怀科学,讨论科学和探究科学的精神;通过讲授、讨论、自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和比较、类比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育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加意识;通过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甲烷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的建立、理解甲烷和氯气取代反应的机理。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沟通等。六、教学过程(设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有机物有哪些了解?学生 1:初中我们学过的甲烷、乙烯、乙炔、乙醇等物质都是有机物。学生 2:我们生活中吃的米、面、油、肉都含有机物。学生 3:我们穿的棉布、丝绸、各种化纤面料都含有有机物。学生 4:我们生活中用的中型笔、饮料瓶等塑料制品、橡皮、汽车轮胎等橡胶制品,都含有有机物。(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