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进展老师为本,老师素养师德为本。老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动素养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十六大精神,推动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系统做好这项工作显得尤其必要。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县老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师德建设,着力提高老师素养 和育人水平,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师德师风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素养老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广阔老师献身教育、尽职尽责,为进展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传统作出了不懈努力,老师队伍整体是好的,其中许多优秀分子堪称楷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进展,老师的责任更加重大了,师德要求更加法律规范了,教书能人的标准更高了。不可否认,目前老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水平不高,道德品质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和心灵虐待,动辄训斥、谩骂、讽刺、挖苦、羞辰学生;个别老师甚至殴打学生,危害学生的人身安全;一些老师变相体罚学生,罚站、罚作业、罚劳动、罚不让吃饭、罚操场跑圈;少数老师不愿干 班主任工作,热衷搞有偿有教,对待学生态度因人而异以教谋 私等等。 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老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老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第一,老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全面的内涵要求。老师的工作是以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铸造人格。老师在塑造学生的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是老师的知识、才能、思想道德、个性,展示的是老师的灵魂和整个内心世界,以及老师敬业乐业、献身教育的精神情操和实际行为。教育的这种特别性,决定了老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行业的道德要求更高。第二,老师道德实践活动方面,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具有强烈的典范性。“”师者,人之模范了。 这不仅是人类几千年对老师的要求,而且早已成为老师职业传统美德的重要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尽管社会制度、教育内容不同,但职业道德要求老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第三,老师职业道德的社会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广泛、更深远。学校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老师道德不仅直接影响在校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在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家庭成员、亲朋...